2020最新消息 (38)

2020年12月29日 04:10 劉朱松/台北報導 車王電兼華德動能董事長蔡裕慶(左三),28日與台北市交通局長陳學台(右三)與欣欣客運董事長王興尉(右一)等人,共同為欣欣236及251區間車的電動公車共計16輛通車剪綵。圖/劉朱松 車王電旗下華德動能28日舉辦欣欣客運236及251區間車共計16輛的電動公車通車典禮,總金額逾1.65億元,加上華德最近已交給淡水客運10輛,及指南客運8輛,總金額1.8億元,合計12月交車34輛,共認列營收逾3.45億元。 車王電兼華德動能董事長蔡裕慶表示,明年將是台灣電動巴士「大量運行的元年」,明、後年將著重外銷市場。 至於欣欣計畫行駛大台北公車819路的6輛電動巴士,華德計畫明年4月先交4輛,7月再交2輛,總金額6,210萬元。 華德交給欣欣16輛電動公車28日通車,是繼欣欣2018年採購華德12輛低地板大客車電動公車,總價1.44億元,行駛66路線-木柵動物園至松山火車站路之後,又一宗大規模電動公車通車案。 蔡裕慶認為,明年將是台灣電動巴士「大量運行的元年」,未來車王與華德除布局國內市場外,明年、後年將著重外銷市場,包括日本、東南亞、南美洲及英國市場。其中,日本與東南亞市場,是透過由華德的大股東日本住友商事株式會社推動。 另英國市場由車王電旗下英國子公司負責推動。至於中南美洲市場,車王電集團未來會設立子公司,並與當地業者合作推動,目前相關細節,公司還在規劃中。…
2020/12/23 04:10 中國時報 高孔廉 蔡政府在12月12日不顧憲法保障言論自由的精神,硬是把中天新聞台關了。在中天最後一夜的節目中,旺中集團董事長蔡衍明提到中天被關的真正原因是犯了忌諱,是因為他一貫強調「兩岸好,台灣才會好」,有人聽了不高興。然而,兩岸關係能夠迴避嗎? 兩岸關係,或者更精確的說,台美中三邊關係是台灣生存發展的關鍵,台灣處於中美兩強之間,語云「兩大之間難為小」,身為兩隻大象之間的螞蟻,必須自謀生存之道。中國大陸稱台灣為不可分割的領土,更重要的是在戰略上,透過台灣尋求邁出太平洋的出海口。 美國則將台灣視為圍堵中國第一島鏈的關鍵中心地位,特別是美國自2018年發動對中貿易戰,後來延伸為科技戰、數位戰,同時美國採取印太戰略,聯合印度、澳洲、日本圍堵中國大陸,這樣的情勢之下,台灣自保之道是將三邊關係建立為等邊三角形,維持等距的關係,馬政府時代的策略是「親美和中」,蔡政府則採「媚美抗中」,何者對台有利,大家可以論斷。 猶憶2010年簽署兩岸ECFA之前,4月間馬英九應蔡英文之邀,舉行電視辯論,蔡主張「先國際後兩岸」,指責馬是「先兩岸後國際」(其實馬對兩岸與國際並無先後之別)。而這十年來的發展,可以看出兩岸協議對於國際關係的效果,就在2013年兩岸簽署服貿協議之後,紐西蘭及新加坡分別在同年與台灣簽了自由貿易協議,然而蔡政府上台4年半,迄未與任何他國簽屬FTA。 無可諱言的,兩岸關係對台灣的生存發展極為重要,在軍事實力對比上,台灣遠不如大陸,我們當然希望兩岸和平相處,不要兵戎相見;在國際空間上,兩岸關係良好時,我們可以發揮的空間就大。然而蔡政府上台後,我們的國際空間就更形緊縮,諸如世界衛生大會、國際民航組織均無緣與會;在經濟上,蔡政府希望兩岸脫勾,提出南向政策,然而多年下來,台灣出口對大陸市場的依賴愈來愈高,今年1至11月,出口占比已高達43.8%,順差達到近700億美元,幾乎貢獻了台灣全部的經濟成長。相對地,我對東協國家的出口順差,不但未見增加,反而減少14.2億美元。以上的多方面發展,印證了蔡衍明董事長所說的「兩岸好,台灣才會好」。 許多有識之士曾說「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台灣未來的問題是兩岸問題」。目前台灣兩大政黨最大的差別是意識形態的「台獨」問題,民進黨黨綱列了台獨,而政府高官又多主張台獨,甚或說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但事實上,他們心知肚明,在目前國際形勢下,台獨完全沒有可行性。即使這一年來,美國頻頻對台灣示好,通過一些挺台法案,美方甚至派遣閣員高官訪台,然而美方也意識到不能為台灣而與中國大陸決裂,所以示意外交部長吳釗燮自己公開說,目前並不尋求與美國建立關係。同時在10月底,一次視訊會議上,前國安會祕書長邱義仁還公開說,除非是瘋子,才主張台獨。而陳水扁前總統為了這條紅線,也踩了煞車。…
2020-12-23 10:58:34 http://www.CRNTT.com 高孔廉。(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北12月23日電/針對動盪的兩岸關係,前海基會副董事長、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會長高孔廉表示,兩岸關係或者更精確的說,台美中三邊關係是台灣生存發展的關鍵。台灣自保之道是將三邊關係建立為等邊三角形,維持等距的關係。“台獨”是假議題卻是真問題”,議論“台獨”毫無意義,反而成為“撕裂台灣”的真問題,撕裂了家庭、社會,仇視對立彼此,只是自尋困擾而已。 高孔廉在《中時新聞網》發文指出,台灣處於中美兩強之間,語云“兩大之間難為小”,身為兩隻大象之間的螞蟻,必須自謀生存之道。中國大陸稱台灣為不可分割的領土,更重要的是在戰略上,透過台灣尋求邁出太平洋的出海口。美國則將台灣視為圍堵中國第一島鏈的關鍵中心地位,特別是美國自2018年發動對中貿易戰,後來延伸為科技戰、數位戰,同時美國採取印太戰略,聯合印度、澳洲、日本圍堵中國大陸,這樣的情勢之下,台灣自保之道是將三邊關係建立為等邊三角形,維持等距的關係,馬政府時代的策略是“親美和中”,蔡政府則採“媚美抗中”,兩者何者對台有利,大家可以論斷。 高孔廉說,猶憶2010年簽署兩岸ECFA之前,4月間馬英九應蔡英文之邀,舉行電視辯論,蔡主張“先國際後兩岸”,指責馬是“先兩岸後國際”(其實馬對兩岸與國際並無先後之別)。而這十年來的發展,可以看出兩岸協議對於國際關係的效果,就在2013年兩岸簽署服貿協議之後,紐西蘭及新加坡分別在同年與台灣簽了自由貿易協議,然而蔡政府上台4年半,迄未與任何他國簽屬FTA。 高孔廉表示,中國大陸對台政策的最終目標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為了解決兩岸的政治分歧,雙方1992年曾以換文方式達成共識,其內容精髓可以說是“一中各表”,雖然陸方沒有公開承認,但在馬政府時期可以說是採默認的態度,不予反駁,民進黨指責“九二共識是賣台”,但實則92年迄今,“中華民國”仍屹立不搖,其間舉行過7次“總統”大選,如果真是賣台,則台灣如何還能自主地進行“總統”大選,而且民進黨還當選了4次。 高孔廉指出,邏輯上說來,九二共識是統一前兩岸協商之用,一國兩制則是統一後的制度設計,這是大陸方面的片面構想,並非兩岸共識,台灣的民意也傾向反對。蔡政府上台後,反對九二共識,以致兩岸關係陷入僵局,兩岸協商完全中斷,溝通管道更是停擺,蔡政府不能只說“No”,必須提出解決辦法,共同尋求最大公約數。…
19:392020/12/17 工商 沈美幸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中)17日獲頒潘文淵獎,由前行政院長,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劉兆玄(左)頒發獎座,右為潘文淵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史欽泰。圖/業者提供 有併購大王之稱的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不僅將友嘉集團推升全球第三大工具機集團,近年整合旗下工具機品牌,在台打造亞洲第一座5G未來工廠,17日獲頒潘文淵獎,彰顯他以精準大膽的眼光,帶領友嘉集團與台灣邁向工業4.0之路。 潘文淵文教基金會表示,潘文淵文教基金會1996年由工研院電子工業研究所、美洲技術顧問團及台積電、聯華電子、華邦電子等相關業界先進共同發起成立,24年來,秉持潘文淵為台灣開創新興產業及培養年輕人的精神,表揚及獎勵電子、資訊、通訊等領域卓有貢獻的科技產業領導者、研究人員與優秀學生等人才超過1,300人。每一個獎項都獲得產學研界的高度評價與肯定。也都持續有傑出企業界人士加入董事會大力支持基金會的運作,包括本屆新加入的董事—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華邦電子董事長焦佑鈞及世界先進董事長方略等人。未來潘文淵基金會將持續以培植我國科技產業優秀人才及永續發展為使命,期勉年輕世代的優秀學子,一起將潘文淵博士開創台灣產業的精神及服務貢獻的理念傳承下去。 潘文淵文教基金會指出,基金會為表揚長期對我國科技產業之開拓或推展具有卓越貢獻的終身成就人士,潘文淵文教基金會設置具有台灣科技界諾貝爾獎之稱的「潘文淵獎」,今年得獎者是一手創立全球第三大工具機集團的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是台灣工業4.0發展的關鍵人物。 潘文淵文教基金會表示,潘文淵獎歷屆得獎人,都是對我國科技產業具有傑出貢獻的卓越菁英。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跑船起家,1979年看準商機,創立友嘉集團,從早期工具機代理商,持續併購擴張轉型為國際級製造商,早年便全力發展智慧工具機的研發,結合5G技術投入智慧製造。近年更結合工業4.0 先進技術與集團旗下多個工具機品牌,在台打造亞洲第一座5G未來工廠。朱總裁以精準大膽的的眼光,帶領友嘉集團與台灣邁向工業4.0之路,獲得潘文淵獎的肯定真是受之無愧。 連續多年擔任潘文淵獎頒獎人的前行政院長,目前擔任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劉兆玄董事長表示,本屆潘文淵得獎人朱志揚總裁,多年前,就帶領友嘉集團投入智慧工具機的研發,擁有非常卓越的成果與實績,最難能可貴的是始終保有謙和的初心,才能造就今日的恢弘格局。期許潘文淵基金會未來能夠持續拔擢科技領域中的優秀才俊,傳承潘文淵先生帶動我國創新科技產發展的精神與奉獻,也學習朱總裁的刻苦精神,讓台灣科技產業持續蓬勃發展,科技版圖於世界中益發壯大。…
2020-11-12 14:57 經濟日報 劉美恩 美中科技戰研討會貴賓合影,由中技社執行長陳綠蔚(左起)、生華生技董事陳桂恒、東吳法律研究所兼任教授盧文祥、孚創雲端創辦人周延鵬、宇智顧問董事長徐小波、海基會前副董事長高孔廉、中技社董事長潘文炎、經濟部前部長何美玥、磐安基金會董事長劉江彬、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工研究院副院長張培仁、政治大學教授吳豐祥、聯華電子法務長張振倫、資策會科法所所長王偉霖、成功大學副教授許曉芬。 中技社/提供 美國對中國的貿易政策改變,從合作轉變為對抗,世界最大兩個經濟體的貿易對峙,也讓人擔憂全球經濟情勢將隨之惡化。台灣對國際貿易依賴度極高,且夾在彼此相爭的兩大經濟強權之間,國內產業應如何策略性調整全球布局,以降低全球多邊貿易摩擦帶來的負面衝擊,應是台灣產業可走出新局面的關鍵。 中技社於11月11日舉辦之「美中科技戰發展與我國產業面臨之挑戰與機會」研討會,已是第二年舉辦美中貿易戰相關研討會。兩國是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情勢的發展也將連帶影響台灣企業在全球供應鏈的布局,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應該作出調整,面對已經來臨的變化。今天中技社舉辦的這場研討會相當即時,討論了企業實務上面臨的智財保護與布局的問題,也對於未來政府及產業界應如何因應,由多位專家提出相關見解,報名也相當踴躍,當天共有近280人參與。 主辦單位中技社的潘文炎董事長表示,中技社長期以來,為台灣的科技創新、人才培育、推動國家建設,引進科技新知、協助產業升級轉型、扮演政策智庫。自去年起本社就開始探討美中貿易戰議題,這場是第二場會議,討論企業面對兩強相爭下,應如何調整企業營運方向,尋找新的契機。 前經濟部部長何美玥女士亦蒞臨會場,並在致詞中表示,美中持續競爭的態勢應會持續下去,面對全球產業鏈重整的態勢,台灣應盡快布局做好準備,以面對迅速變化的情勢。美國的反中科技戰,企業界的利益一直是其中考量的因素之一,譬如高通因為半導體的禁令,就是明顯例子。…
2020-11-10 00:14:52 http://www.CRNTT.com   高孔廉接受中評社訪問。(中評社 張嘉文攝) 中評社台北11月10日電(記者 張嘉文)針對美國總統大選由民主黨的拜登獲勝,美中關係若和緩,是否會讓目前的兩岸緊張氣氛降溫?前海基會副董事長、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長高孔廉向中評社表示,美中之間緩和不代表兩岸會緩和,因為蔡政府基調就是反中,所以他認為兩岸很難重回和平的氣氛。 至於中國國民黨是否會因此針對親美反共路線進行調整?高孔廉說,國民黨沒有走這個路線,現任主席從沒這樣想法,江還是主張兩岸要和平,前陣子也找他談過,詢問究竟兩岸怎麼化解這樣的僵局,絕對沒有和民進黨拿香跟拜,完全不是這樣。 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9日召開”美國選後對台商的影響與商機論壇“研討會,研討會共分5場主題,包括”選後中美對抗的走向對台商的影響與商機“、”選後兩岸關係的走向對台商的影響與對策“等。 受邀出席的高孔廉接受中評社訪問,對於拜登當選後的美中新局面,是否可能降低台灣內部的反中氛圍一事表示,他認為不會,以民進黨政府這樣的做法不可能,美中之間的緩和不代表兩岸會緩和,因為蔡政府基調就是反中,從上到下涉及兩岸的官員,譬如“外交部”跟陸委會是極端的反中,所以很難。…
2020/11/09 15:00 中時 黃世麒 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9日舉辦「美國選後對台商的影響與商機論壇」,邀請產學相關專家代表與會分析研討。(黃世麒攝) 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9日舉辦「美國選後對台商的影響與商機論壇」,邀請產學相關專家代表與會,首場由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會長高孔廉(右二)主持,邀請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左一)、寶熊漁具董事長張良任(左二)就選後中美對抗的走向對台商的影響與商機分析研討。右一為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院長陳明璋。(黃世麒攝) 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9日舉辦「美國選後對台商的影響與商機論壇」,邀請產學相關專家代表與會,首場由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會長高孔廉(左)主持,邀請寶熊漁具董事長張良任(右)就選後中美對抗的走向對台商的影響與商機分析研討。(黃世麒攝) 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9日舉辦「美國選後對台商的影響與商機論壇」,邀請產學相關專家代表與會,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就選後中美對抗的走向對台商的影響與商機分析研討。(黃世麒攝) 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9日舉辦「美國選後對台商的影響與商機論壇」,邀請產學相關專家代表與會,首場由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會長高孔廉主持,邀請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寶熊漁具董事長張良任就選後中美對抗的走向對台商的影響與商機分析研討。
文/中評社台北11月9日電 前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高孔廉上午在「美國選後對台商的影響與商機論壇」提到,過去美國在川普領導,很多作法不是很聰明,川普過去所作所為簡直像瘋子,2016年上任第一件事竟然是退出TPP,美國原本是國際組織的領導人,結果自己都退讓,就讓中國進入。 目前擔任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會長的高孔廉說,這次美國選舉過程,讓外界看到司法與媒體第四權,可以不理會特朗普,總統不是享受最高權力,從選舉之後一直算到2021年1月20日總統就職有79天,川普還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不知道,但是美國總統即將換人,我們應該要有更全面的觀察與認識。 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9日在文化大學大夏館舉辦「美國選後對台商的影響與商機論壇」,由院長陳明璋及文化大學研發長顏敏仁主持。研討會共分5場,時間從早上9時到下午6時。從經濟、公衛與政治等面向分析,美國總統大選後對於大陸台商的影響以及未來可能的商機。 ▲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會長高孔廉。(圖/記者林敬旻攝) 首場主題為「選後中美對抗的走向對台商的影響與商機」由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會長高孔廉主持,與會的有寶熊漁具董事長張良任及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 高孔廉在開場簡短致詞提到,這次美國大選可以看到,美國的司法與媒體第四權都扮演一定功能,川普提出停止記票,法官不理會駁回,特朗普白宮講話,媒體也中斷直播,因為特朗普講話內容很多沒有根據,總統不是享受最高權力。 他說,我們不知道台灣媒體有沒有可能這樣做,但是給我們上了一堂課,美國整個選舉的過程,從選舉之後的日子,一直算到明天1月20日總統就職有79天,79天現在還沒過去,川普還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不知道啊,甚至媒體報導川普可能賴在白宮不走,難道要國安單位把川普抬出來嗎?
第 1 頁,共 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