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子類别

View the embedded image gallery online at:
https://haixia.org.tw/index.php/news.html#sigProGalleriac7c899fd57
2023/01/14 09:41 言論 鄧岱賢 根據「民主文教基金會」最新民調顯示,有46.7%受訪民眾同意以「九二共識」為前提,重新開啟兩岸交流對話,35.8%的民眾不同意。另外也有50.8%受訪民眾支持「抗中保台」,僅35.7%受訪民眾支持。顯見兩岸和平、對話交流是台灣當前主流民意。 歷史事實證明,「九二共識」就是兩岸交流對話的政治互信基礎。2008年5月20日中國國民黨執政,海基、海協兩會在雙方政府授權下展開協商,在兩會往來正式文件中就提到:以「九二共識」為兩岸互信基礎恢復協商,在「九二共識」基礎之上,兩岸恢復協商,一共舉行過11次會談,簽署23項協議。 相較之下,民主進步黨在2016年5月20日執政後,由於堅決不承認「九二共識」,再加上並未中止「台獨黨綱」,被中國大陸認為是破壞兩岸政治互信基礎,使得雙方關係持續惡化,包括兩岸海基、海協兩會協商中斷,中國大陸停止居民來台「個人遊」(台灣稱為「自由行」)、暫停學生來台就讀等。 除此之外,也由於兩岸關係惡化,雙方在國際場域進行鬥爭,導致台灣喪失聖多美普林西比、巴拿馬、多明尼加、布吉納法索、薩爾瓦多、所羅門群島、吉里巴斯等7個邦交國,同時也無法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國際民航組織」(ICAO)與「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所舉辦的活動。 尤有甚者,這幾年中國大陸經常派遣機艦在台灣附近海域通過,其主要目的就是要以武力嚇阻「台獨」與外部勢力干涉,導致兩岸關係處於緊張局面,在2021年5月號經濟學人雜誌稱「台灣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人民生活在政爭恐懼陰影之下。 由近10幾年的歷史可以驗證「九二共識」的可貴。1992年海基、海協兩會在雙方政府授權下,達成「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雙方同意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這段文字後來在2000年被學者與媒體以「九二共識」來命名,並廣為兩岸各界使用。…